青春飞扬,歌声嘹亮!评首届西藏青歌赛
发布时间:2022/08/11 新闻 浏览次数:291
文化需要继承也必须继承,文化需要交融也必须交融,文化需要发展也必须发展,“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增强人们群众的参与感和幸福感,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举办首届西藏青年歌手大赛,于7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比赛分美声、民族及通俗三组,百花争艳,选手们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强强竞技,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美声组参赛者都是男选手,演绎的歌曲语种分为包括国家通用语言、藏语和外语,选手着西装革履,演唱大多伴随着灵动的钢琴伴奏,圆润的嗓音或动人,或激昂,激荡人心歌声绕梁,最后由巴桑罗布演唱的西班牙轻歌剧《巷口酒吧女郎》《那不可能》,以9.88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专业美声组整体来说瑕疵少,台风端正,虽说线上线下的观众部分听不懂唱词,但演绎的歌曲有歌剧背景的支撑,整体来说像诉说一场故事,故不至于乏味和缺少情感共鸣。个别抢拍的选手说明了竞技类平台的稀缺导致选手经验不足未能克服紧张的情绪,舞台伴奏钢琴摆放的位置过远容易被观众忽视,达不到和选手的互动及互衬效果。
民族组选手演绎的歌曲语种分为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参赛选手大多着西藏民族服饰,歌声嘹亮富有穿透力,时而甜美俏皮,时而悠扬地方特色鲜明。最终由次仁拉姆演唱的《甘巴拉》以9.91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民族组的整体演绎较为成功,具有西藏乡土特色的歌曲因地域性强被观众所熟知,因各地的地方特色不同民族歌曲在本土的表演,和舞台下观众的互动和情感共鸣上本就具有天然优势,悠扬的山歌或原生态式的开场,让线上的朋友们也能瞬间有种身临草原、青山的的画面感,这些演绎方式也为观众增添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听觉盛宴。
通俗组(即流行音乐)选手演绎的歌曲语种为国家通用语言,参赛选手大多着西藏民族服饰,演唱旋律耳熟能详,流行歌曲的歌词口语化且极富亲切感,动人的歌声游鱼出听,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舞台氛围更加的欢愉,在演绎上相较于美声组和民族组更为简单自由些,只要情感表达到位、节奏稳,音不左基本就是成功的。在比赛中,有的选手因竞技类平台的稀缺及舞台经验不足导致稍有紧张感,但不影响整体通俗组的演出效果。
本次大赛各门各类的唱法、唱腔,在表演中皆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与观众的鼓励。台上洋洋盈耳的歌声与台下热情似火的观众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文化成果与群众共享的办赛初衷。
此外,大赛在抖音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到达100多万,平台观众同样热情高涨,实时互动交流观感,文明评论,为所有参赛选手加油打气。专家及评委也肯定了选手们成功背后的努力,认为他们一如西藏文艺事业的先行者那般未负韶华,当得起新时代青年的称谓,同时肯定了本次比赛的成功。
首届西藏文化艺术节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决赛落幕了,但它所呈现出的景象已经不仅是为了满足西藏人民日益增长的的文化需求,更是让老一辈的艺术家看到了西藏歌唱事业新时代新生血液的成长与优异,也让全国观众看到了新时代西藏艺术事业的可期未来。
上一篇: 西藏拉萨市核酸检测点增至5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