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藏林芝:桃花盛开之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4阿里地区新媒体酒店必住榜“金泰宾馆”

荣耀时刻 | 2024新媒体酒店必住榜暨阿里地区《网红...

非遗传承 文化兴藏 | 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节圆满落幕,拉萨风筝文化IP势能初显

8月13日下午16点,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

8月12日至13日,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大赛即将举行

“西藏的风筝,一年中只为丰收而飞。”这一风俗随着...

稞稞好味道,青稞粽香浓丨地球第三极青稞粽端午礼盒限时上线

  艾蒲青翠,粽香十里。临近端午佳节...

藏刀技艺锻造富裕生活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镇拉孜村村民普达瓦是西藏自治区...

他们,沿丝路万里冬游西藏

在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前的广场上,一列车队缓...

拉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布达拉宫广场重新开放

“您好,可以帮我们在广场上拍张照片吗?”12月7日,...

2023“冬游多彩林芝·玩转工布新年”宣传推广及云直播活动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挖掘整合全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林...

打造旅游“产业经济”新IP 西藏将推出极地G219(西藏段)集结赛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了解...

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的蝶变

次央一家生活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当年,林芝开...

西藏林芝:桃花盛开之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2/04/22 新闻 浏览次数:218

西藏林芝:桃花盛开之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高原四月,桃花灼灼。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漫山遍野的野桃花开得正艳,红红粉粉、沾雨带雪,掩映着高原的蓝天和雪山,装点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三大原始林区之一,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生态要保护、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改善,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摆在林芝发展面前的首要课题。

细数林芝近年发展,一方面,大力保护生态,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地市中连续4年排名第一;另一方面,大力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让更多群众走上生态路、吃上生态饭,丰富的生态资源逐渐成为林芝广大农牧民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

新气象新作为

生态化生产

在林芝市波密县,318国道一侧的密林,落满厚厚的松针,踏着松针铺满的林地往里走,林间全是一片片插有红、黄、蓝等色彩的标牌。记者正纳闷这些标牌下埋有什么东西,“天麻博士”仇全雷笑着解释,每一个标牌下面,就有他的一塘“宝贝疙瘩”。

仇全雷是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蹲下身,拔下标牌,轻轻扒拉开松针和浅土层,小心翼翼地用手采挖,几颗天麻一点点露了出来。“这5个藏天麻的重量大概有两斤多,市场价格在400元以上。与外地天麻相比,波密天麻由于生长在高原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其品质更优,但产量也偏低。”仇全雷说,虽然品质优良,但波密藏天麻产业却一直未找好市场竞争的突破口。

2019年,广州援藏工作组远赴云南昭通,邀请仇全雷到波密发展天麻产业,当时最吸引他的是波密的好生态。两年多过去,如今产业初步发展起来,仇全雷反而为好生态生出不少困扰。“酒香也怕巷子深!”仇全雷说,都知道林芝生态好,可好生态种植出的产品怎么才能让消费者认识到它的价值?这个“生态牌”还真不知道如何打。

关键时候,波密县委常务副书记邹勇刚出招了,“企业是我们考察引进的,我们就有责任扶上马、送一程。”2021年4月,广州援藏工作组与“京东农场”团队达成项目合作,以打造“京东农场”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围绕藏天麻种植到仓储、配送、质量追溯开展全程信息化管理。

如今,在仇全雷的波密天麻种植基地里,物联网传感器密集部署,可以实现温度、湿度等信息的卫星监测、远程监测,同时上线的智能管控系统,还能实现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指导藏天麻的科学种植。

在直播间里,仇全雷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一物一码,一目了然……”波密藏天麻的生态优势清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波密县扎木镇党委书记张虎介绍,在仇全雷这样的科技人才带动下,扎木镇仿野生藏天麻种植面积已达1653亩,藏天麻产业园里“公司+科研+市场+专业种植户”的产业链模式也日趋完善,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65万余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近3000人。

“每天有200元的务工收入,加上亩均1100元的土地流转费,日子是越过越好。”扎木镇东若村村民多吉益西在基地的林子里一边刨天麻,一边算着幸福账。

海拔低、气候好、生态佳、资源多,林芝本就有发展林下资源的天然禀赋,如今更是沿着生态化生产的道路,大力发展茶叶、林果、蔬菜等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易贡的茶叶、米林的苹果、察隅的猕猴桃、巴宜的蔬菜……林芝的高原生物产业渐成规模。截至目前,林芝累计种植特色林果28.1万亩、蔬菜3.9万亩、藏药材1.6万余亩。

林芝市长巴塔表示,当地正加大易贡、墨脱、察隅等地茶叶基地建设,抓好茶叶提质增效和品牌推广,蔬菜种植面积也将稳定在4万亩以上。以藏天麻为代表的藏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正推进自治区级藏药材产业园项目建设,藏医药材种质基因库也正在建设当中。

绿色化生活

仲春时节,微风和煦。

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田地里,油菜花花团锦簇;乡野畔,野桃花迎风绽放……村民们正忙着装扮景区、整理民宿、打扫街道,迎接游客的到来。

嘎拉村有上百亩野桃树,每年春天,桃花盛开、青稞吐绿、落英缤纷,这里又被称为“桃花村”。近年来,依托毗邻318国道优势和漫山遍野的桃树资源,嘎拉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我们不光生活环境好,生活水平更是‘呀咕嘟’(藏语“非常好”)。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大家更是有太多的‘突及其’(藏语“感谢”)。”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开心地说。

自然禀赋虽好,美丽乡村不易,为了进一步改善嘎拉村人居环境,建设起美丽宜居乡村,边巴这些年花了不少心思。村两委跟驻村工作队一合计,嘎拉村的“绿色银行”率先开起来了。

“我们对可回收垃圾进行逐一分类、制定相应积分,并提供相应生活用品供群众兑换。”嘎拉村的大学生村官黄海芬说,通过“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嘎拉村里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村里干净了,游客更多了,嘎拉村从2002年以来,每年举办“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作为“桃花节”的主场地,2021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经营收入达460余万元,户均分红近10万元。村民收入也从2015年的人均1.3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5万多元。

莲花圣地,秘境墨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的墨脱县,被誉为“世界植物博物馆”和“世界生物基因库”,拥有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

“我们结合墨脱资源禀赋和地理气候条件,近年鲜明提出了打造‘三香一链’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广东援藏干部、墨脱县委常务副书记叶敏坚解释说,“三香”就是立足于绿色产业的茶香、稻香、果香打造的旅游经济带,“一链”则是雅鲁藏布江特色农业产品链。

背崩乡格林村,是一个临着雅鲁藏布江的门巴族村落。站在格林达帕山上环顾四周,远处的南迦巴瓦云遮雾罩,多雄拉、德阳拉、鲁霞拉等山峰层峦叠嶂,如盛开的莲花环绕四周。

村外,山坡梯田上的茶园一片翠绿,临近清明,村民一边忙着采茶前的准备,一边抓紧整修山路,山顶的观景台也在紧张施工中。

村里,桃花掩映,屋舍俨然,57岁的次久卓玛正品尝着“生态饭”的香甜。去年,她将家里的空房间拿出来打造家庭民宿,今年新开业还没俩月,已经迎来不少慕名来格林村观光旅游的各地游客。

“260元一间,还得提前十天半个月预订。”格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家斌说,只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到时候村里又有的忙了。”

近年来,林芝市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亿余元。

优质化生态

“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巴宜区鲁朗镇,20多年前长期是国营林场,随着上世纪末西藏全面禁伐,鲁朗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集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7年,在广东的对口支援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开始营业。

进入镇子,路旁的污水处理厂最为显眼。鲁朗景区管委会主任旺堆介绍,这座总投资超2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是为了实现小镇“零排放”的目标,同时配套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景观工程等环保设施。

投资虽然巨大,但在旺堆看来这笔钱政府投得划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鲁朗镇百姓富起来的家底,只有高标准建设了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小镇的运维才能确保不给环境造成负担。”

不只在鲁朗小镇,环保自觉意识已深入林芝各地的发展。波密县城向西,318国道南侧,一个高标准的覆膜式垃圾填埋场正在改造建设中。从当地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前景出发,波密县未雨绸缪建设高标准垃圾处理设施。在广州的对口支援下,这个填埋场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不造成污染,也初步实现了无异味,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基本不受其影响。

怒江峡谷,乱石嶙峋,这个狭长的干旱地带,放眼皆是灰褐色,绿色是这里的稀缺资源。但在察隅县察瓦龙乡的许多山坡上,不时却能看到连片的仙人掌和石榴树,给这个峡谷带来了不少生机。

仙人掌是天然的,长期生长后居然长成了树。“我们这里仙人掌连片成林,如今从云南过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经常有人停下车在仙人掌林旁边拍照。”察瓦龙乡左布村党支部书记仁青次仁言谈中颇有些自豪。

石榴树是近年种下的,察隅县人大副主任、察瓦龙乡党委书记吴明军说,以前村民只是在房前屋后种石榴,2018年开始,乡里结合脱贫攻坚和生态修复,逐步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石榴种植基地,如今软籽石榴种植达28.91万棵6400余亩,待石榴进入丰产期,预计总产量3000吨、产值可达3690万元,可实现全乡人均增收约5700元。

因树而兴,因树而生。今年,林芝市计划完成国土绿化总面积2万亩以上,其中重点生态修复项目造林1.55万亩以上。未来,林芝将继续加大对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开展江河交汇段面山生态修复等一批生态修复造林工程,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生态是林芝的最大资源、最大优势和最亮丽底色。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我们有潜力更有优势。”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林芝市委书记敖刘全态度坚定。

“人间净地、醉美林芝”,林芝多年前提出的这个响亮口号,为这里的发展规划出美好愿景,为此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实践证明,唯有以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为根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林芝的环境才会越来越美,林芝的群众才会越来越幸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申琳鲜敢)

新实践新思考

因地制宜保护生态

林芝的发展路径证明,发展和生态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人的幸福生活与自然环境的不断优化可以齐头并进,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

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积极升级生产理念。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重工业、重污染的生产方式天然与这块土地“无缘”。顺应历史传统,从传统资源中推陈出新,林芝也在摸索一条立足生态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林下资源,波密天麻种植正是用起了林芝“海拔低、气候好、生态佳、资源多”的独特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本地最具特色的资源入手,才能让生产方式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一个区域各项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需要科学评估,并想方设法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在嘎拉村,村民对可回收垃圾进行逐一分类、制定相应积分,并提供相应生活用品供群众兑换。通过“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和谐共生,更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各项环保举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生态脆弱,保护分外重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得,在发展之初就要做好预案、想好措施,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归根到底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充分认识到各地具体实际情况,根据一区、一地的生态资源基础开展生产、组织生活、实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