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县公安局驻龙马乡萨拉村工作队续写驻村故事
发布时间:2022/03/25 新闻 浏览次数:286
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公安局驻龙马乡萨拉村工作队认真部署,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从干部驻村“为民办事服务”的工作职责出发,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
树立群众观念,擦亮理想信念“新名片”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最受益的群体是我们这群长期在机关办公的公职人员,也是我们萨拉村驻村工作队成员思想上的一次洗涤,让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接地气。
有一天清晨,我们拿着一面国旗正准备挂在旗杆上,“格拉……”我们被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小伙子叫住,他指了指五米处的一个旗杆,我满脸疑问地看着他不知所以然,他又用手比划了一下长短,喔!我明白了国旗要挂在最高的旗杆上。我被这朴实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着,转身指着国旗和党旗问身边一位大爷:“你知道国旗和党旗代表着什么吗?”大爷似懂非懂地摸了摸头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红色,都是好的。”我被这质朴的答案给弄笑了。对呀!我们只要知道那是红色、对我们好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华丽词语来诠释她,村民们没有忘记党恩,心怀敬畏,每家每户的房顶正中间都悬挂着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是的,红色都是好的,没有更多的语言,却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国家对党的爱,是的,美的东西都是那么简单。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我们被一些物质、虚荣、华丽的语言、简历表格中的高学历等内容混淆了思想,逐渐地养成了傲慢的性格,缺少了用心体会和学习农牧民群众善良、智慧、勤劳、纯朴的品格。在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队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用心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品格,从思想深处接受群众的再教育,使我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完善机制建设,擦亮担当实干“新名片”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本着倾情奉献、以村为家、真心为民,诚心办事的工作原则,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从思想深处改变了工作作风,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有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有效的监督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在村内成立“为群众办实事”专项办公室,建立“一站式”受理平台,形成村内遇到困难随时可以找到办公场所、办公人员的良好氛围。以“任何事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找驻村干部解决问题”即三个任何的原则,将驻村承诺书张贴于村委会公告栏,接受村“两委”干部、全村群众的监督,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并建立“每周二在村微信群收集群众困难”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特殊诉求打通了渠道。凌晨六点前往海拔6000米的山上修缮野外放牧临时居住点,帮助村内缺少家庭劳动力、贫困户等群体收割小麦,帮助群众前往县城加液化气、网上手机话费充值,调解处理交通事故理赔事宜等等。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端正的服务态度下,萨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为群众办实事82件,调解处理3件矛盾纠纷。
一件件小事的落实,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困难,体现了人生价值,履行了入党誓言,群众的爱党爱国、纯洁、善良、勤劳更是成为我们思想教育上的老师。我们将继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虚心向群众学习,感悟群众的伟大,促使自己思想深处的转变,继续发扬萨拉村群众勤劳、智慧、善良、纯朴的民风。
强化为民服务,擦亮服务群众“新名片”
11月13日凌晨六点,在这个寒冷的凌晨,萨拉村20余人聚集在村委会小院,要前往海拔6000米的山上修缮野外放牧临时居住点。皮卡车、越野车在蜿蜒的泥石路上缓慢地爬行着,时有急弯时有陡坡,考验着车辆性能和我们的胆量,在泥泞的山路上行使了两个小时到达半山腰,剩下的山路需要约三小时靠双腿前行。大伙卸下车上修缮居住点的物资,有的背着梁柱、有的背着炉具、有的背着安装工具…..在没有指挥者的啰嗦下,各自按体能、年龄、性别进行着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井然地各自背起相应的物资向山上出发。
一环紧扣一环,犹如机械运转中的齿轮,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劳作中,达成的默契和高效的分工。我感叹着群众的纪律性,这是多么成功的高效配合机制!行走在海拔6000余米蜿蜒陡峭的山路上,寒风带着刺骨的挑逗往你怀里钻,每走一二十米需要停下来休息三五分钟,让落在后面的灵魂赶上身体。每翻过一座山头,大家都会以藏族特有的呐喊声对着山谷呐喊,寓意着吉祥平安。爬过满是乱石的山坡,走过仅有双足掌宽的半腰小道,翻过能吹掉头发的山谷,我们终于来到了放牧点。眼前的临时居住点惊呆了我,在一个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居住点,三面漏风,屋顶摇摇欲坠,四周摆放着各类垃圾,在这样的环境下居住放牧,颠覆了我的认知观,我想乞丐窝至少也比这里暖和。此时的我,内心深处被眼前这群看似普通平凡的群众震撼着、教育着,他们的吃苦精神正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休息片刻后,经过简单的分工,各自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开始了繁忙的房屋搭建工作。看着他们不惜劳力不惜报酬不惜付出的劳作情景,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他们努力地建设自己的家园,祖祖辈辈在这大山中用山头呐喊声祈福着吉祥如意,他们的勤劳、智慧、善良、勇敢,正是我们久居城市的党员同志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一缕夕阳照在修缮好的居住点上,大家露出了幸福满意的笑容,我们能想象到、感受到放牧人员今后在这里放牧居住休息的温暖。
感谢萨拉村群众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在这充实繁忙的为民服务工作中,更是让我们明白了“怕脏衣服的干部和百姓坐不到一条板凳上”的道理,衣服不干净了要洗,思想也一样。
故事未完待续,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
上一篇: 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扎实推进
下一篇: 西藏聂荣:让文明之花在羌塘草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