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西藏聂荣:让文明之花在羌塘草原绽放
非遗传承 文化兴藏 | 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节圆满落幕,拉萨风筝文化IP势能初显

8月13日下午16点,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

8月12日至13日,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大赛即将举行

“西藏的风筝,一年中只为丰收而飞。”这一风俗随着...

稞稞好味道,青稞粽香浓丨地球第三极青稞粽端午礼盒限时上线

  艾蒲青翠,粽香十里。临近端午佳节...

藏刀技艺锻造富裕生活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镇拉孜村村民普达瓦是西藏自治区...

川藏线上铁骑驰骋——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运输旅进藏运输任务见闻

隆冬时节,记者随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运输旅从四...

他们,沿丝路万里冬游西藏

在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前的广场上,一列车队缓...

拉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布达拉宫广场重新开放

“您好,可以帮我们在广场上拍张照片吗?”12月7日,...

2023“冬游多彩林芝·玩转工布新年”宣传推广及云直播活动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挖掘整合全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林...

打造旅游“产业经济”新IP 西藏将推出极地G219(西藏段)集结赛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了解...

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的蝶变

次央一家生活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当年,林芝开...

西藏聂荣:让文明之花在羌塘草原绽放

发布时间:2022/03/25 新闻 浏览次数:167

聂荣县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下辖县,地处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2019年,聂荣县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相关决策部署,聂荣县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方面做文章,在紧密结合牧区实际方面下功夫,在吸引牧民参与方面想办法,以“123+7”工作模式为突破口传递文明新风,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项工作走稳、推深、做实。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聂荣县的老百姓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递文明新风、钻研技术谋求幸福新生活……

面对面教文化

“r-e-n人——m-i-n民——”每周一和周五,聂荣县聂荣镇帮果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旦增卓玛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给当地群众上课。“刚来驻村的时候,发现当地老百姓用普通话与外界人员交流存在一定困难。一旦遇到文件材料需要签字的时候,他们大部分群众只会写藏文。我们觉得应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平台,组织村里的待业大学生志愿者,开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课程。”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成。

就这样,为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和书面理解能力,帮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的作用,在农牧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活动。

与此同时,尼玛乡色龙村驻村工作队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制定了《色龙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计划》,设计了课程表,面向村“两委”班子、双联户户长和牧民党员在村文化室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确定每周集中学习两次,每次上课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目前,每期参学人数达到12人以上。

“以前老百姓只说藏语,有游客来,交流上存在障碍。现在老百姓学会了‘买卖’‘酥油’‘多少钱’等一些简单的常用词汇,游客一听就懂,做生意就方便了,收入相应也增加了。”旦增卓玛说,“从只会藏语到可以用汉语沟通,从大字不识到可以熟练书写自己的名字,大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我们教起来也有动力。”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和志愿服务队注重现场互动、保证群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并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学习优势资源,结对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干部群众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也在吸引更多群众不断加入进来。口语表达能力和写字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与此同时,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

手把手传技术

生活在下曲乡4村和5村的农牧民,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由于居住较为分散,仅有的牧业产业基本以家庭小作坊为主,生产主要依靠人力,产业生产效率较低,收入不高。

2019年7月,聂荣县投资450万元,在这里成立了易地搬迁养殖场正式投入运营。“但受传统牧业观念影响,缺乏经营管理理念,搬迁群众对资源整合式的养殖场一度缺乏信心。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聂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项志愿服务队的帮助和指导下,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中,以‘扶志’‘扶智’为主,引导群众树立致富增收的观念。”

樊勇说,“通过讲政策、传技术、授经验,现场指导群众开展牧业生产,帮助他们弥补技术短板、丰富致富经验,激发了大家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了自身‘造血’能力。”

5村的仁青根确在没有加入合作社前,只能靠放牧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说建了养殖场的消息后,主动来找工作人员和专家,表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仁青根确已经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了。”樊勇说到这里很高兴,“生活水平提高了之后,他还联合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帮助养殖场剩余劳动力对接工作岗位,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再创收。同时他也以自己为例,经常去其他村宣讲,鼓励大家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聂荣县下曲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提升人民群众道德水平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惠民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等深入融合,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不断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带动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如今,下曲乡4、5村养殖场能够实现年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5.8%,年分红达到37.4万元,共计吸纳就业人数18人,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8人,岗位对接率86%。

心贴心送温暖

6月,处于高寒牧区的聂荣县迎来了一年中的黄金时节,牧民们也都抢抓时间种草。可在拉萨住院的日松焦急万分。“不能种草的话,家里的牦牛怎么过冬?那可是全家的‘命根子’啊!”日松是聂荣县曲乡曲布日村村民,家里只有他和妻子,由于生病住院,俩人不得不留在拉萨。

情急之下,他拿起电话向村党支部书记次拉寻求帮助。正在忙着宣讲的次拉了解情况后,为日松推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订单服务”,并帮他填写订单。

为保证不错过种草的最佳时机,让正在手术期的日松安心养病,曲布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接单后,立即协调组织了全村19名志愿者前往日松家种草。仅用一天时间,志愿者们就完成了这份特殊的订单任务,给日松一个满意的“回单”。“你安心养病吧,家里的草都种好啦!”

“订单服务”是聂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志愿服务队,推行的服务模式。“谁家有需要,都可以电话下单,我们会根据群众需求,给予相关服务。”聂荣县委宣传部部长樊勇介绍,“包括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服务对象评单4个步骤。”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不少当地群众在看到身边人增收致富后,通过手机给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单,希望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宣讲活动,学习经验。“还有一些订单,希望当地政府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技能培训。前不久村里的年轻人打电话,说自己想学一门手艺,找个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不给政府添麻烦。”樊勇说,“从这些订单来看,群众的思维在转变,自身内生动力增强了,增收致富的干劲也更足了。”

在“订单模式”之外,聂荣县还推出了管理服务、文化服务、志愿服务等“七项服务”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覆盖到哪里”,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