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帮助学生实现区外就业见闻
发布时间:2021/11/15 教育 浏览次数:225
“家里有上百头牦牛,为什么要去区外实习?”藏族小伙边巴次仁的母亲反对说。
边巴次仁低着头,坚定地反驳:“我没出过西藏,想出去看看。我是大学生了,我要自己选择!”
边巴离开家乡,来到河北一家畜牧公司实习。一年多时间,他从实习生干到副主管,如今成为主管,工资从4000元涨到1万多元。
边巴次仁归功给母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它给我敢闯外地的勇气”。前几年这所学校还是别人眼里底子薄的学校。
更大的变化,在于观念之变,撬动就业之变。
——————————
“家里有上百头牦牛,为什么要去区外实习?”藏族小伙边巴次仁的母亲反对说。
边巴次仁低着头,坚定地反驳:“我没出过西藏,想出去看看。我是大学生了,我要自己选择!”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的这个乡村家庭里,两代人的交锋,更是就业观念的冲突。小冲突,以父母妥协草草收场;大胜利,让年轻人充满闯劲。
匆忙收拾几件应季的衣物,边巴次仁离开家乡,来到河北一家畜牧公司实习。
一年多时间,他从实习生干到副主管,如今成为主管,工资从4000元涨到1万多元。加上西藏自治区的就业补贴,口袋里有了闲钱,他也有了底气。
“同学中,我收入最高了。”一丝腼腆掠过边巴次仁的脸庞,转而又充满自豪。
这一变化,边巴次仁归功给母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它给我敢闯外地的勇气”。
就在前几年,这所学校还是别人眼里底子薄的学校。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采守宽介绍,今年,共有171名学生实现区外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1.18%,比去年更多。
更大的变化,在于观念之变,撬动就业之变。
一组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从2018年的70%、2019年的89%、2020年的95.17%,升至今年的96.17%,再创新高。
该党委副书记、院长索旺表示,近几年,学校通过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自信心,才有如今的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
走出西藏:打通“观念梗阻”
前些年,这里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在本地”就业比“走出去”更好;“公招”成为“公家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如何打破这种旧观念,一度让采守宽很是着急,他意识到,若要在就业中突围,须先在思想上破冰。可抓手在哪里?
“改变学生观念,不能光靠说教,关键在于让他们尝试着走出去,到区外看看。”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连续两届的援藏干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晓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2017年,作为该校动科院院长的程晓盈联系一些区外企业,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区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没想到却碰壁了。
对方的回复让程晓盈很无奈,“他们担心有学生带着藏刀来单位实习,还担心学生在单位酗酒打架。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程晓盈只好梳理了一遍熟识的涉农企业,动用了自己一切可用的资源。
那时候,他天天给企业打电话联系,“推销”学生,时间最长的一家,联系了几个月,终于拿下。
2018年,一家内地涉农企业答应接收实习生,条件是只能来8名学生试试,并且是6名男生、两名女生。
正当他信心满满,发动2016级学生报名时,学生却止步观望,竟无一人主动报名。
兼职16级动检班班主任的他,只好挨个找学生动员,才勉强凑够人数。
这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派学生到区外实习,称得上是该校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程晓盈在学校党委会上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这8名学生由他亲自负责,区外学生的安全问题由他一人承担。
当年5月,程晓盈带着8名学生从拉萨出发,辗转来到江苏的这家企业。
路上,程晓盈给第一次走出西藏的学生讲解如何过机场安检,乘高铁时如何寻找座位……晚上10点,师生几人终于到达公司。实习企业负责人拉着程晓盈的手,感慨道:“我第一次见学校领导送孩子们来实习。”
可意外接踵而来。5月9日,程晓盈把学生安顿好之后,11日便返回拉萨。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学生12日就悄悄跑回拉萨,他只得耐心做该学生的思想工作。
之后,程晓盈又接到学生的信息:“程院长,我们给猪打针很紧张,师傅一个下午能打五六百头,我都打不了10头猪,怎么办?”
“多练习练习,熟练就好了。”他虽然这样回复,但是内心直打鼓,学生到底能否适应?
好在两周后,这名学生又发来信息:“老师,我现在掌握技巧了,一个下午就能打600多头,师傅还让我教新来的员工呢!”
程晓盈终于松了一口气。
与想象不一样的区外实习,很快在学生中传开——既能学本领,还管吃管住,包往返机票。
2019年,区外实习计划在该院全部专业推开,一炮打响。
第二年,企业主动找程晓盈要人,上百名学生主动报名区外实习。
全过程探索:发挥西藏学生比较优势
“看见公猪就怕,以前没见过,比我老家的牦牛还大!”去年,来到安徽池州实习的2017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次仁多吉的工作是赶公猪上假母台。说起第一次干活,他有些懊恼,“公猪怎么都不配合,很尴尬。”
好在有同事耐心告诉他技巧,过了两个月,他一人就能操作。实习后,他决定留下来工作。前不久,他从技术员应聘成主管。“现在我带5个人的团队,虽然也累,但是自己成长很快。”次仁多吉说。
次仁多吉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还是观念之变。
以前他的普通话水平不好,与别人讲话就会脸红,有时憋了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如今,他不仅听懂了当地方言,还喜欢和同事交流。
如何摸清学生的成长规律?程晓盈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不放”与“放手”之间拿捏得当。
——不放,实习期间,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他让学生们坚持每天签到,每周提交实习周记,而且认真批改;对留下来工作的学生,他隔一段时间,就给对方打电话或者通过微信谈心;他还请企业提出意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点对点地指导。
——放手,只要有假期,他会鼓励在外实习的学生们结伴外出,长见识见世面;对留下来工作的学生,他挨个规划职业路径,让他们放开手脚干。
“不放与放手之间,本质上就是因材施教。老师真心实意投入爱,如同滴灌一样,精准地帮助每一名学生,跟踪每个人的发展。”程晓盈说。
如今,该校联系了12家区外企业,接纳学生就业和实习,分布在河北、陕西、河南、安徽、重庆、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学校老师都实地考察多次。
一名老师表示,西藏的学生身上有一种优点,就是特别能吃苦。作为西藏的教育者,就是要把学生的优点,最大化地挖掘出来。
学校,摸清学生的成长规律;老师,供给精细的成长服务。
成长带来的品牌效应随之凸显:去年下半年,所有的实习企业向该校反馈,新的实习学生有多少要多少;实习过的学生,有意愿留下的,企业都可以接收。
社会的认可,让该校区外就业进入“正向循环”。
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该校有192名学生实现区外就业,其中,动科院2020届毕业生248人中,有66人实现区外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26.61%;同时带动农科、旅游、经管学院63名学生实现区外就业。
“踏实、吃苦、肯干是咱们西藏学生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采守宽说,区外就业,是一个长期且精细的活儿。
观念嬗变:“倒逼”学校高质量转型
“给家里人打钱的感觉很好!”结束在河北沧州实习的达娃,前段时间收到实习单位发放的7200元工资。他给家里转账6000元,给姐姐300元,自己留了900元作为零花钱。
实习期间,达娃去了北京天安门、天津和北戴河,第一次看到大海。他觉得区外并不神秘,只要踏实工作,自己就有用武之地。
在河北衡水工作的边巴次仁,已经成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明星学长”。
“刚开始别人给我讲养猪知识,用的是家乡话,我半猜半懂。现在都能听懂了,还会一些当地话呢。”回学校作讲座时,他的话引起现场师弟师妹笑声一片。
成为主管的他,此时信心十足。他说,企业领导对自己很关心,只要踏实工作,“咱们干得不比别人差!”
以前,有人说,该校的毕业生有一个特点:挠头、低头、吐舌头……这是调侃他们进入职场后不自信的表现。
现在,边巴次仁介绍,他已经接待了上百名师弟师妹实习。他发现大家的普通话变好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多了,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改变,体现于细节。作为援藏教师,程晓盈发现,区外就业和实习的学生回来之后,穿着和气质都发生了变化。
去年,到北京开会之际,采守宽去河北汉世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看望实习就业的学生。
“你们学校的学生表现非常好!”该公司负责人邓瑞林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成长速度,边巴次仁过两年就可以竞聘副厂长,收入将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番。
事实上,一名学生的就业,关乎一个家庭的希望。
采守宽感叹:“我们在校生6000多名,95%以上来自农牧区,教育者的担子很重,一个孩子背后就是一个家庭,让孩子就好业,意味着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去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做了一个统计:区外就业首次超过总就业人数的10%;困难群体毕业生387名,就业率为97.42%。
数据背后,是学生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加减法”式的变化:减,学生们“等靠”“观望”的态度少了;加,“先就业后择业”“主动就业”的观念多了。
区外就业的推进,也在进一步倒逼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
——教学,通过严格的考核,每年该校有5%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需要“回炉”才能拿到学历;
——理念,对于一所西藏的职业院校,唯有直面市场,才能拓宽就业路径,教学过程得因材施教;
——教师,提出更高标准,要求老师下企业锻炼,推动双师型能力建设,倒逼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体制,这所学校只有380名正式教师编制,该校向教育厅、财政厅共争取1103.76万元专项师资聘任经费,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社会和行业企业招聘紧缺教师。
对此,索旺深有感触,近几年,学校围绕服务自治区支柱产业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开门办学,打造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班、企业订单班、校际联合培养班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学校转型发展。
如今,该校形成新共识:通过区外就业和实习,找到学校发展动力——不惜一切代价提升教学质量,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面对这场考验,该校还在奋力转型,但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