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白那村进行菌菇种植对接供给琼结县“菜篮子”工程
发布时间:2021/11/05 新闻 浏览次数:251
“你们看,这里就是我们种植菌菇的扶贫大棚。”循声望去,一排排菌包安静地“躺”在大棚湿润的土地上,许多大小不一的平菇从菌包上探出脑袋,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说话的正是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白那村党委第一书记王雪飞。今年4月,王雪飞主动报名来到白那村驻村并担任党委第一书记。
1989年出生的王雪飞性格平易近人,总是未语先笑,这也是她能做好基层工作的“法宝”之一。“无论遇到谁,无论遇到什么事儿,我总是会笑着说。”王雪飞说,在来到白那村前,她就给自己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上一任党委第一书记离开白那村前还叮嘱她:不哭几回,是做不好第一书记的。
很快,“窘境”就出现了。在白那村,有9座扶贫大棚,受土壤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此前的承租者在合同期满后不想再继续租赁。“不能让大棚空着啊。”王雪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耐心地与承租者电话沟通,她记得,那通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然而,承租者最终还是考虑自身利益问题放弃了租赁。
面对空了的大棚,王雪飞想尽一切办法。她先联系了山南市农业农村局,并通过他们联系到了林周县菌种种植基地。接下来,双方通力合作撰写调研报告、分析收益、发展前景,最终明确在空置的扶贫大棚里进行菌菇种植。同时,王雪飞还向对方争取到了分批交付定金,并与林周县菌种种植基地签订合作协议。
现在,有一千个菌包种植在扶贫大棚里,每天能产出数十斤平菇,暂时可供给琼结县周边的蔬菜商店。11月开始,还有九千个菌包会从林周县运到白那村扶贫大棚,到时候产出的菌菇将直接对接供给琼结县“菜篮子”工程,村民也将实现盈利。“我希望在驻村这短暂的时间内,干成一两件事,希望我下次来这里的时候,可以听到别人在讲我的故事。”王雪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