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西藏农牧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中取得重要成果
非遗传承 文化兴藏 | 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节圆满落幕,拉萨风筝文化IP势能初显

8月13日下午16点,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文化...

8月12日至13日,首届地球第三极风筝大赛即将举行

“西藏的风筝,一年中只为丰收而飞。”这一风俗随着...

稞稞好味道,青稞粽香浓丨地球第三极青稞粽端午礼盒限时上线

  艾蒲青翠,粽香十里。临近端午佳节...

藏刀技艺锻造富裕生活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镇拉孜村村民普达瓦是西藏自治区...

川藏线上铁骑驰骋——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运输旅进藏运输任务见闻

隆冬时节,记者随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运输旅从四...

他们,沿丝路万里冬游西藏

在拉萨市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前的广场上,一列车队缓...

拉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布达拉宫广场重新开放

“您好,可以帮我们在广场上拍张照片吗?”12月7日,...

2023“冬游多彩林芝·玩转工布新年”宣传推广及云直播活动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挖掘整合全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林...

打造旅游“产业经济”新IP 西藏将推出极地G219(西藏段)集结赛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了解...

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的蝶变

次央一家生活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当年,林芝开...

西藏农牧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中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2/02/28 科技 浏览次数:169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主体,其特殊的地理生境环境孕育了独特丰富的昆虫资源,西藏的昆虫资源也属于国家重要的生物战略资源。西藏农牧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农牧有害鳞翅类昆虫”项目组潘朝晖教授团队,自2019年11月项目执行以来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两年多来,项目组成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高原生态所全体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项目组不惧高寒缺氧,不畏艰苦困难,以抖擞的精神和过硬的作风,深入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腹地,积极开展科考工作。

项目组收集到鳞翅目昆虫标本2.9万余号,制作整理好鳞翅目展翅标本14200余号,取得鳞翅目分子材料633号,对黄绿组夜蛾和杨二尾舟蛾的线粒体开展了全基因组的测定。另测定20号昆虫标本的COI;收集蚜虫标本3批号,鉴定出蝶类344种(其中西藏新记录种85种)、蛾类230种,共计575种。

出版了西藏昆虫专著《西藏蝴蝶图鉴》(ISBN978-7-5349-9831-7),发表科研论文12篇。其中,在国际SCI源期刊《ZooKeys》、《Zootaxa》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篇、中文核心2篇、普刊4篇。发表昆虫新物种12种、中国新记录属2属、中国新记录种4种、西藏新记录种92种。

《西藏蝴蝶图鉴》是潘朝晖教授自开展二次科考以来,再加上其数十年对西藏蝴蝶持续而深入的研究积累而出的新成果。共收录西藏蝴蝶163属344种,其中85种为西藏新记录,将西藏蝴蝶种类由430种提升至515种。

对蝴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该专著以图鉴形式对西藏蝴蝶类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展现,可作为西藏植保工作者和蝴蝶爱好者精确鉴定西藏蝴蝶的工具书。同时,也可为西藏蝴蝶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林病虫害防控及昆虫自然科普提供宝贵的借鉴资料。

项目组于2020年8月在西藏林芝察隅考察时发现了大量鳞翅目幼虫为害玉米,初步判断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又名秋黏虫、秋行军虫,属夜蛾科,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我国重大入侵害虫),当即采集幼虫回校进行饲养,2个月后得到成虫,通过成虫鉴定最终确认为草地贪夜蛾(鳞翅目蛾类鉴定一般由其成虫来最终确认)。

项目组通过幼虫饲养,初步掌握了草地贪夜蛾在察隅的部分生物学习性,对最终确定和防控重大入侵农业害虫提供了关键性资料,为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目前,潘朝晖教授带领的昆虫研究团队经过多年野外辛勤采集,共收集到藏东南昆虫种质资源标本10万余号,将西藏的昆虫物种从2008年《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等文献记载的4000多种提升到《青藏高原昆虫地理分布》等文献记载的6000余种。该团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西藏昆虫区系研究、西藏农林病虫害防控和生物防治、西藏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以及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